10月15日中午,国贸教研室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专题教研活动,围绕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教师们结合教学实际各抒己见,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出谋划策。

国贸教研室开展专题教研活动现场
活动中,梁利培老师首先聚焦实践教学现存问题,指出当前课程衔接不紧密、内容更新滞后的痛点。她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提到信用证教学未充分结合跨境电商发展新变化,导致教学与行业实际脱节。对此,她建议建立“企业导师进课堂”机制,适时邀请企业专家入校授课,同时安排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同步更新教学内容;此外,可组织学生参与国际贸易相关职业能力竞赛,以赛促练提升实战能力。
谢思艳老师进一步指出实践课实训内容陈旧的问题。她提出,需引入跨境电商等领域的新型实际项目,丰富实训载体;同时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联合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实训基地,确保教学贴合企业需求;还可建立学生实践档案,根据学生表现提供个性化指导,精准提升实践能力。
罗迪老师则从校企合作落地与评价体系完善角度补充建议。她强调,校企合作需充分听取企业意见,搭建常态化沟通反馈机制,及时根据企业需求调整教学;同时要构建多元化考核体系,将企业考核纳入学生实践评价范畴,让评价更贴合行业用人标准。
陈利晓老师结合就业导向提出建议,她表示应按市场需求调整实践教学重点,聚焦跨境电商运营等企业急需的技能开展培养;可积极申请组织校企联合招聘会,为学生搭建实习就业对接平台,助力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顺畅过渡。
研讨最后,老师们围绕上述观点进一步交流总结,并补充建议:学校可为企业导师提供教学培训,帮助其更好适配课堂教学;校企合作协议需细化条款,明确双方权责并加强过程监管;同时需要完善企业评价指标在考核体系中的应用,确保各项举措落地见效。
此次教研活动为国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校企合作深化明确了具体方向,后续教研室将结合讨论成果推进相关工作,切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